What's New : Understanding Today’s Education Pathways Through the Future of Jobs (article in Chinese only)

banner_decor_left
banner_decor_right

News

10/03/2025

從未來就業趨勢 看今日教育階梯

世界經濟論壇上月發表最新 2025 年《就業未來報告》,預視未來五年環球就業市場變化。報告開宗明義指出人工智能將進一步顛覆企業及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部分洞察更與本地市場調查結果不謀而合。

2025 年《就業未來報告》指,至 2030 年,技術進步、人口結構變化、地緣經濟緊張局勢和經濟壓力將為全球創造 1 7 千萬個新職位,同時淘汰 9 200 萬個職位。雖然數字上顯示有 7,800 萬個工作崗位淨增長,報告強調員工的技能差距是企業轉型的顯著障礙,近四成人力市場中所需的工作技能將有所改變,另外 63% 僱主視提升僱員的技能為未來的主要挑戰。

港企人工智能應用勝全球  多項軟技能成未來人才關鍵

報告亦指全球 88% 企業已於日常業務中採用人工智能,香港的數字更達 94%。在這新趨勢下,再仔細比較《就業未來報告》與由香港浸會大學統籌、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多元出路計劃「鼓掌-創新教育歷程」(CLAP-TECH)於去年 12 月發佈的本地市場調查,發現未來五年增長最快的職位都集中在資訊與通訊科技(ICT)領域,尤其是與數據分析、軟件和程式開發及網絡安全相關的職位。

得注意的是,兩份報告皆指「分析思維」、「韌性、靈活性和敏捷性」及「創意思維」等軟技能是未來員工必備的重要技能。這結果道出非常重要的一點:隨著科技令企業的日常工作變得更自動化,未來人才的創造力和分析能力將被視為重要資產,以推動創新及靈活應對複雜的挑戰。

2025年《就業未來報告》提供了對未來五年就業市場的預測,正好讓我們由現在起重新審視目前的教育和職業培訓模式,將今天的學生培育成為明天具備未來工作所需技能的人才。

突破傳統教育框架  商校政府三方協作培育未來人才

企業轉型造就大規模且急速的職場轉型,單靠傳統學術教育並無法完全滿足瞬息萬變的產業需求。因此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202425 財政年度政府撥款 2,100 萬元為修讀指定應用學位課程的全日制學生提供資助,及至 2031-32 年度起全年撥款更將增至 1 400 萬元,希望在培育未來社會所需人才方面發揮作用。

根據 CLAP-TECH 市場調查,超過九成僱主認為職專教育培育出具備工作所需技能的人才,從而充實人才庫。香港要充分發揮職專教育的潛力,商界與學校的協作、加上政府政策支援都不可或缺。在三方協作下,企業向職專教育學生提供師友計劃和職場實習等機會,讓學生了解真實工作場景及行業需求;院校得到企業協助審視課程內容,確保學生學到市場上最需要的知識及技能,同時透過課堂外的學習及訓練營等體驗式學習活動,加強學生的軟技能發展,並結合職業與生涯規劃教育,助他們為自己的未來作出知情的選擇。政府亦須加強向僱主和公眾闡明職專教育在人才培育和技能提升方面的重要性,在市場上創造機會,讓年輕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路徑。

人工智能顛覆了未來人力市場的需求,社會需要攜手推廣職業專才教育,以應對未來技能需求。再借鏡鄰近的新加坡作為例子,當地政府積極推動中學畢業生接受職專教育,以配合高科技產業經濟戰略,當局除了為職專教育畢業生積極加強在職培訓和實習安排,亦主動鼓勵業界領袖參與職專教育,擴闊職專教育學生的進階出路。筆者期望本港的各界持份者包括學校、企業和政府攜手將挑戰轉為機遇,透過系統性合作,方能讓青年真正掌握未來職場的致勝關鍵。

撰文:賽馬會多元出路計劃「鼓掌創新教育歷程」中心總監何柏濤